资讯详情
经过数十年改革发展,我国建筑业产值规模不断扩张,吸纳大量农村转移劳动力,带动大量关联产业,对经济社会发展、城乡建设和民生改善作出了重要贡献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,建筑业建造能力和水平突飞猛进,一批高、精、尖标志性工程相继建成。未来,我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要向工业化、绿色化、智能化等方向努力,由“建造大国”向“建造强国”迈进。
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。历经多年发展,我国建筑业取得了哪些突出成就?面向未来,我国建筑业还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?经济日报记者专访了中国建筑业协会会长齐骥。
支柱产业作用日益显现
记者:经过数十年改革发展,我国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、发挥什么样的作用?
齐骥:早在1980年4月份,邓小平同志就曾指出,建筑业是可以为国家增加收入、增加积累的一个重要产业部门。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,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大规模进行,建筑业迅速发展,产值规模不断扩张。1952年,全国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57亿元;1956年完成总产值146亿元,突破百亿元大关;1988年完成总产值1132亿元,突破千亿元大关,1998年完成总产值10062亿元,突破万亿元大关;2011年完成总产值11.6万亿元,突破十万亿元大关;2017年完成总产值21.4万亿元,突破20万亿元大关。2020年,全国建筑业完成总产值已达26.4万亿元,是1952年的4632倍。
建筑业增加值也稳步增长,对国民经济贡献率不断提高。2020年,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达到7.3万亿元,是1978年的524倍;占GDP的比重约为7.2%,比1978年提高3.4个百分点。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,支柱产业作用愈发明显。
建造能力和水平突飞猛进
记者: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国建筑业取得了哪些发展成就?
齐骥:党的十八大以来,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建筑业的改革和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。2015年12月份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为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。在2019年的新年贺词中,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“中国制造、中国创造、中国建造共同发力,继续改变着中国的面貌”。
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,近年来我国建筑业的建造能力和水平突飞猛进,港珠澳大桥、洋山深水港、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、杭州G20会议中心、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一批高、精、尖的标志性工程相继建成。特别是在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,广大建筑业企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听从号令,服从指挥,在极短时间内高效组织力量,克服重重困难,强力推进火神山、雷神山等医院建设,为快速有效防控疫情提供了强大的基础设施保障,为全国人民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了重大贡献。这都体现了广大建设者关键时刻顶得住、危难时刻靠得住的责任担当,体现了中国建造水平,充分体现了在党的领导下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。
“中国建造”享誉全球
记者:如何看待我国建筑业发展现状及国际地位?
齐骥:我国建筑业拥有5300多万名从业人员和几十万家企业,关联着国民经济的50多个行业。本世纪初,建筑业经历了近10年总产值年均20%以上的高速增长,之后行业规模扩张逐渐趋于平缓,发展速度由高速转向中高速,发展方式由规模转向集约,朝着高质量的方向转变。
我国建筑业持续快速发展,建造能力不断增强,产业规模不断扩大,吸纳大量农村转移劳动力,带动大量关联产业,对经济社会发展、城乡建设和民生改善作出了重要贡献。但是建筑业也存在着大而不强、工程建设组织方式落后、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、工人技能素质偏低等问题。这是对当前我国建筑业状况的基本判断。
面对当前建筑业存在的问题,我国提出要加快推进工程总承包,推进劳务企业转型成为以作业为主的专业施工企业。限制和淘汰落后危险的工艺工法,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,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。健全建筑业职工技能标准体系,推行工人技能鉴定和技能评价,大力弘扬工匠精神,培养高素质建筑工人。这些都将有助于推动我国建筑业从“建造大国”向“建造强国”转变。
与此同时,我国建筑业企业也积极拓展海外业务,深度参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和地区重大项目的规划和建设。中缅原油管道、摩洛哥穆罕默德六世大桥、蒙内铁路、巴基斯坦瓜达尔深水港、阿尔及利亚歌剧院等工程,赢得了广泛赞誉,“中国建造”在国际上声誉日隆。
2020年,我国内地共有74家企业入选2020年度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榜单,入选企业共实现海外市场营业收入1200.1亿美元,占250家国际承包商海外市场营业收入总额的25.4%。
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
记者:展望未来,我国建筑业还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?
齐骥: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,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。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国际国内环境变化,特别是我国发展条件和发展阶段变化作出的重大判断。建筑业也面临着高质量发展这一课题。未来建筑业的高质量发展主要有3个方向:
一是工业化。国家目前正在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,建筑工业化是推广装配式建筑的基础和前提。通过模数化、标准化,在工厂加工制做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,如楼板、墙板、楼梯、阳台等,再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,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。只有通过这种方式,把大量现场作业转移到工厂进行,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、高水平的“工厂制造、工地建造”。
二是绿色化。国家“十四五”规划等文件已经明确提出了碳达峰、碳中和目标。从多方统计数据来看,建筑业是碳排放大户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计算,建筑行业消耗了全球30%至40%的能源。其中,建材生产阶段、建筑运维阶段的碳排放量占比最大,相比较而言,施工阶段能耗并不占主要部分。建筑业的节能减排,一方面是运用新技术,对传统建筑材料进行更新迭代;另一方面是大力推广绿色建筑、超低能耗建筑、智能家居用品,最大程度降低在建筑运维阶段的能耗和损失。
三是智能化。如何抓住数字经济的发展机遇,是当前建筑业面临的最大挑战。智能化主要指的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建筑业的深度融合,加快推进建筑业数字化转型,打造建筑业全产业链贯通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。去年,国家13部委联合印发的《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》为建筑业提升数字化水平提供了遵循。此外,要着力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建筑领域的融合应用,加快建立涵盖招投标、采购、设计、施工、运维、政府监管等全方位、多功能的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,充分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,打造“中国建造”升级版。
来 源:经济日报
原 题:以工业化绿色化智能化推进高质量发展——访中国建筑业协会会长齐骥